郭金龙:两岸经贸合作符合两岸同胞的利益福祉******
中新社厦门12月20日电 (记者 闫旭)两岸企业家峰会大陆方面理事长郭金龙20日在厦门表示,两岸经贸合作依然是动力和机遇,符合两岸同胞的利益福祉。
2022两岸企业家峰会年会当天在厦门举行,郭金龙在开幕式上致辞。他表示,本次年会是峰会台湾方面换届后主办的首次年会,承载着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经贸交流开新局的重任。
据郭金龙介绍,过去一年,峰会理事会层面先后4次通过视频、电话云端相聚,各小组也以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加强沟通、保持互动。双方交流热度不减,召开了两岸产业减碳合作研讨会,主办、协办了京台科技论坛、豫台经贸洽谈会暨两岸智能装备制造中原论坛等两岸经贸交流活动30余场次。
同时,峰会合作成果丰硕,古雷炼化一体化项目正式投入商业运营,国光生技四价流感疫苗顺利获批上市,推动上海台湾商品中心迁移新址等;围绕新冠疫情纾困、产业链供应链建构、重点产业融合发展、台资企业信贷融资等课题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反映、协助解决在陆台企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峰会大陆方面将高度重视,助力有意愿的台企台胞开拓内需市场,共筑共享现代化发展成果。”郭金龙表示,峰会双方已经商定,寻找若干成长性好的领域设立专项,探索建构产业合作新模式,打造绿色数字新经济。
过去十年,大陆完善促进两岸交流合作、保障台湾同胞福祉的制度安排,先后出台了“31条”“26条”“11条”和“农林22条”等惠台政策措施,逐步提供同等待遇,率先分享发展机遇。两岸贸易额由2011年的逾1600亿美元增至2021年的超过3200亿美元;台商投资大陆项目累计超12.4万个,十年间增长了44.7%。(完)
南昌国际陆港春运现场:年货装车忙 出海效率高******
(新春见闻)南昌国际陆港春运现场:年货装车忙 出海效率高
中新社南昌1月7日电 题:南昌国际陆港春运现场:年货装车忙 出海效率高
中新社记者 李韵涵
1月7日是2023年中国春运首日。一辆由53节车厢组成,满载服装、电器等年货物资的集装箱货物班列从南昌国际陆港出发,开启这些年货物资的“出海之旅”。
不沿江、不靠海的南昌国际陆港位于江西省南昌县向塘镇。向塘镇一直以来都以中国南方最大的交通枢纽重镇而闻名,依托江南最大编组站——向塘西编组站,江西南部地区七成货物经由这里发往全国各地,是江西重要物流节点和货物集散地。
中新社记者走进南昌国际陆港看到,春运来临,港内的物流基地显露出繁忙,一个个集装箱在门吊的作业下进行装车,放眼望去,难以肉眼计数的集装箱正排列整齐等待装车。
“这趟列车在春运首日开出,上面装着服装、日用品等年货物资,在到达浙江宁波北仑港后乘船发往世界各地。”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向塘西车站货运车间主任邓云说,近期班列所装物资都以粮油米面、电器等年货物资为主,当前运量在逐步攀升,南昌国际陆港也正加班加点对货物进行快装快卸。
目前,南昌国际陆港已开通南昌至荷兰(鹿特丹)、俄罗斯(莫斯科)、白俄罗斯(明斯克、奥尔沙)、法国(巴黎)等9条国际直达班列和南昌至深圳盐田港、宁波北仑港、福建江阴港、厦门高崎港等9条铁海联运外贸班列,以及南昌至满洲里、二连浩特、霍尔果斯等3条中欧班列,覆盖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据了解,南昌国际陆港内的向塘铁路物流基地是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在全国规划建设的33个一级物流基地之一,内部划分为办公区、商品汽车区、集装箱区、仓储区和调车场五大作业区域。此外还有铁路口岸专用线,设铁路装卸区、查验区两部分。
邓云表示,在南昌国际陆港开行铁路联运班列之前,南昌及周边外贸企业的商品出海,通常需要把产品千里迢迢运到海港通过海运出境,并要自己找车队去海港拉集装箱,把空箱拉回来装好货后再拉回港口,既费时费力又增加物流成本。
“铁路联运既节省了物流成本,又加快了出海效率。”邓云称,如今的南昌国际陆港为外贸企业提供了稳定便捷的运输方式和贸易通道,外贸货物可以搭乘国际陆港的中欧班列或铁海联运班列直接出口。
据统计,2022年南昌国际陆港累计发送货物18147车,36394标准箱,59.86万吨;到达货物35959车,71918标准箱,140.75万吨,铁海联运集装箱到发量稳居江西第一。(完)
搜索
复制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